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人——记江阴市徐霞客镇退休干部张明福
时间:2017-07-07 16:47 来源: 【字号:默认 大 特大】
他,已经在农村宣传思想战线默默耕耘了50多年。
他,在各级会议上的介绍交流超过了100次。
他,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和主编的书籍超过500万字。
他,退休后,依然每年比正常上班多干了100天。
他,30年来获得的各级先进荣誉突破100项。
……
他,就是江阴徐霞客镇离退休干部队伍中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党员、老干部、思想战线上的老兵张明福同志。
在一次给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讲新闻写作时,张明福同志说,好新闻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不讲套话、空话。考量他办事、做人的几十年,最能凸现他特点的也是这一句话。他,是最喜欢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人。
辛勤笔耕半世纪
1962年,张明福毕业于江苏省昆山中学,先后担任过大队团支部书记、公社业务教育辅导员、教师、编辑、记者等工作,1984年起,他分管镇党委宣传、统战工作,直到1997年才当调研员(后改称协理员),是江阴市担任宣传委员时间最长的一位公务员。他从机关退休后,协助镇里办报纸、编镇志、写稿子,还担任过镇老年协会、老体协、老科协等涉老工作,手里的一支笔没有哪天离开过。曾被誉为“写、编、用稿全镇第一人。”在那些年里,凭借他的创新精神、扎实作风和靠上、靠下、靠自己的“三靠”理念,分管的两个单位获得全国先进殊荣,镇成为全市首批“江苏省文明镇”。在市精神文明建设年终考核中连年名列前茅。被人们称为镇里精神文明建设的设计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头雁。
守土有责注重“实”
张明福守土有责干实事,不仅仅是在职在位时,更可贵的是退下来的日子不褪色。2013年初,张明福爱人患病住院治疗,为尽可能做到工作、看护两不误,他将有关资料带到病房,见缝插针地完成了镇志校对和撰写老年协会换届选举工作报告等书面材料。在上海杨浦区中心医院陪护期间,他还将“配菜室”当办公室,挤时间写完了20多位张氏英贤人物等资料。2月底,他赶在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之前,从上海肿瘤医院赶回老家后,成功地主持召开了“滩上村学雷锋活动50周年新闻发布会暨传旗仪式”,并请上级新闻媒体进行现场实况报道。有次他请好代班后乘车赶回镇里,在一天内竟安排召开了校外辅导、修谱工作等4个会议。
争先创优追求“特”
争先创优,敢为人先是张明福的一贯追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半个世纪以来,凡他负责的部门和工作,没有不是镇以上先进的。在他担任公社通讯报道组负责人的5年里,使璜塘公社获得了全县新闻单位用稿“五连冠”的好成绩。退休以后,他曾担任过5个协会的秘书长,不仅在建成“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中立下汗马功劳,自己家庭获得了“江苏省五好文明家庭”荣誉,本人也先后58次评为省、市、镇先进个人。2009年7月1日,镇党委因其老当益壮、笔耕不辍、积极投身宣传事业,成绩突出,被授予全镇唯一的特殊贡献奖。
创特色是张明福争先创优工作公开的秘密。在职在位时,他倡导并践行的“乡邻文化”、“电化教育”、“春节万人文体活动周”,璜塘之最荐评、好人好事讲评、贤士能人选评等具有联系紧、广泛性、特色明、效果灵等特点,通过会议介绍和媒体报道广为推崇,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动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创办的全省第一所乡镇广播电视党校,2004年创办的无锡市第一所镇级老年荧屏学校,新时期组织的“五代同堂话党建”、“六代同堂颂党恩”交流会,编辑出版的《晚霞生辉》、《夕阳添彩》等百位特色老人的故事,“霞客吉尼斯记录100条”评选印发等等,可以说都是他的首创和杰作。
发挥余热不怕“失”
有人说,考量张明福同志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两个不讲”、 “三个一样”。“两个不讲”是不讲报酬,不讲荣誉;“三个一样”是退休后与退休前一样,节假日与上班时一样,领导在场与不在场一样。有年秋天,他带着一个片的村老年协会会长下乡调研,对老百姓进行面对面的树新风、破旧习宣传,突然拉肚,两天内竟上吐下泻19次之多。大家都劝他住院吊水。他说,在攻坚阶段躺在病床上挂水太浪费时间了。就这样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顽强的毅力连续作战一个星期,直至自定的阶段性任务完成后才住院挂液。
2009年冬天,他突发中风。镇里老干部党支部、老龄委等五六个部门的年终总结要写,明年的工作设想要写,先进评比的申报资料要写……为了尽可能不耽误时间,在医院吊水后偷偷遛回办公室赶写材料。坚持到转院去上海就医之前,把材料写好为止。
在工作最忙、气温最低的2015年一月份,他夜间1点多到凌晨5点起身工作就有15天。不少人对他说,你已75岁了,爱人又患重病,一年到头还在忙个不停,图个啥?他说,就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实现我“只要还有一口气、一直干到眼睛闭”的诺言。
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