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 妙笔写春秋
发布时间:2017-10-23 文章来源:

夕阳无限好,莫愁近黄昏,垂暮写春秋,彩笔绘年轮。这是对南闸76岁张树森的真实写照。他今年已经退休15年了,当过农民,做过教师,担任过镇文化站站长。提起他的名字,在南闸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擅长讲故事,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赢得了“故事大王”的美誉。但是他更爱写故事,退而不休,笔耕不辍。

    由于张树森做了几年老师,所以人们都尊重地称他张老师。张老师70年代初开始创作,至今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学作品百万余字。小戏《还差得远》,被收入《江苏省庆祝建国30周年优秀戏剧选》;中篇故事《蛇女恩仇记》,在中国新故事学会首届年会被评为创作一等奖;短篇故事《钱皮匠告状》,收入上海《故事会》”创刊35周年精品故事集”。2002年他退休第一年,中国文联出版社为他出版32万字的故事专辑《酸酸草》。

     2007年,张老师被南闸关工委聘请为校外辅导员。为了让青少年了解南闸,从小树立爱家乡情感,他决定编写一本乡土历史书《千秋南闸》。他说:“我作为一个南闸人,又是一名共产党员,而且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南闸的历史文化。”为了写好《千秋南闸》,他早出晚归,走村串户,奔走于南闸的每个角落,寻访求证,收集资料。有一次,为了拍摄一处位于秦望山上的古迹,他顶烈日,冒酷暑,汗水湿透了衣背又模糊了双眼,山势陡峭且无路可走,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下悬崖,他还是冒险登上了秦望山巅,终于取得了第一手资料。由于年事已高,记忆力衰退,有时半夜想到一个句子,他会立即起床用笔记下来,不知吵醒老伴多少次。他自己还花了10000多元,买了《二十四史》等参考书籍。有时写到兴头竟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有一次他写着写着,突然吐起了血,家人急忙把他送进了市人民医院,经检查是支气管扩张。老伴打算让他多住几天,对身体做一个全面的检查。他哪里肯答应,他是心恋写作,没住几天就非要出院不可。从医院回来的第二天,他又拿起了那支放不下的笔。在他的不懈努力下,50多万字的《千秋南闸》终于出版了,更让人感动的是,3000册除留下一小部分外,都送给了读者,没收1分钱。张老师用自己的妙笔,呕心沥血为南闸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老牛已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20153月,街道办事处党政班子研究决定,组织人马写南闸1978—2015年的党史和镇志。挑选了6位精兵强将,选派张老师担任主编。镇志共24编,150万字历时两年半,张老师自己写了640万字。他自己又用了半年时间,对全稿进行了字斟句酌的修改,最后120万字定稿。党史与镇志同时动笔,由张老师一人执笔,耗时一年3万多字。由于年龄大体力不支加上用眼过度,实在坚持不住,201611月在人民医院做了眼手术,出院时医生再三叮嘱,三个月内不准看书看电视写作。可张老师刚休了一个多月就又拿起了那支放不下的笔。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如今76岁的张老师依然在写故事,同时也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个共产党员执着与坚韧,书写着自己平凡而美丽的人生精彩故事。

 

                   王景芝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