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建军大业》想到奚佐尧烈士
发布时间:2017-09-07 文章来源:

    前段时间上映的影片《建军大业》开头有个桥段:伴着深沉哀婉的音乐,在滂沱的大雨中,周恩来紧锁眉头站在上海街头仰望远方,他的脚下,是横七竖八躺着烈士的遗体,枪痕累累的楼宇,血水和雨水混杂的道路……这个桥段反映的是192610月北伐战争时期,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失败,许多革命烈士仁人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这次革命洪流中,就有江阴人的身影——奚佐尧烈士。

     奚佐尧烈士,原名祖耀,字冠一,1897年出生在马镇北渚街上。民国时期的奚家在马镇北渚是名门望族。目前老街上还保留完好奚尧的故居。那两间平房均为全木结构,墙体斑驳,瓦砾破损,墙角爬满青苔,与周边现代化楼群相比十分矮小、破旧。唯有6扇镶嵌着 12块长方形玻璃的门窗,以及窗棱上精美的雕花经历无数风吹雨打,轮廓模糊,依稀还能辨认百年前华屋美宇的雍容旧貌。老屋前,还有一口深深的古井,井圈上,勒痕深深……奚尧便在这儿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

     19166月,奚佐尧从南菁中学毕业,考入天津工业学校学习工科,后来又转到北京大学。这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夜,新文化传播,受校园内浓厚的爱国思潮熏陶,他步步迈入了先进青年行列。1919年前后,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新路径,他毅然飘洋过海,赴法勤工俭学。在巴黎,他结识了陈毅、聂荣臻等人,在周恩来介绍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五卅”惨案发生,他参与拟定了《反对帝国主义惨杀中国人民的通电》,并组织队伍赴中国驻法使馆示威请愿,引起了国家主义派分子的仇视。为了保护奚佐尧,中共旅欧支部安排他从水路经比利时去苏联,与朱德、欧阳钦、钟汝梅、房师亮等30多人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军事训练班学习,接受地下游击斗争的特殊训练。19263月,奚佐尧奉命派往广州黄埔军校,协助培训军事干部,推动国内革命运动发展。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后,奚佐尧又奉党的指示秘密来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军委技术书记、中共上海区委军事委员,领导上海、南京等地区的军事斗争。平时,他以技术员的身份作掩护,出入上海南市法商电车公司、合兴船厂和龙华兵工厂,秘密筹集武器弹药,组织工人武装,进行军事训练。192610月,他作为起义总指挥部的主要成员之一,领导了著名的第一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然而,由于敌情变化,起义失败。23日,奚佐尧不幸被捕,26日,英勇就义。上海《申报》当年比较真实地反映遇难情景:“奚佐尧赴刑场途中,身穿玄色斜纹布夹祆裤,双手反缚,面不改色。端坐在一辆人力车中,在他前后左右,12名士兵,8个侦探,对他严密监护”。临刑时,“神色不变,态度安闲,如此从容,乃英雄本色!”中共上海区委为奚佐尧的牺牲,专门向党内发出《为奚佐尧同志志哀的通告》,文中高度评价奚佐尧的牺牲是使“本党失去了一个最忠勇最良好的同志!奚同志之血,昭示上海工人阶级与被压迫市民未来的胜利。”就在奚佐尧牺牲后五个月,英勇的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自己的力量,赶跑了长期盘踞在长海的封建军阀,夺取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

   “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共产党员奚佐尧烈士倒下了,倒在了建军大业完成之前。他的一生,如流星般短暂,又如恒星般璀璨。人民没有忘记为革命牺牲的优秀儿子。奚佐尧牺牲后,他的遗体安葬在老家马镇革命烈士陵园,他的墓葬成为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他的英名永载《上海工运》史册。1984年,南菁师生偶然了解了这位校友的英勇事迹后,在校园内修建了纪念碑。199710月,母校又为敬塑了铜像。铜像向仰头向左眺望,光洁的脸庞上,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乌黑深邃的眼眸内,泛着正义坚定的色泽;充满爆炸性的肌肉,被风吹拂的头发,浓密的眉,高挺的鼻,紧闭的唇,定格了烈士为革命义无反顾牺牲的瞬间。雕像脖子中的飘带,增加了雕塑的灵动感,也是著名雕塑家陈道坦先生根据他的革命经历,参考南昌起义时起义军装束特意添加的。

    铜像矗立在南菁校史馆外,风中传来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阳光透过百年老树的枝桠,斜照在雕像脸上,宁静、安详,他的嘴角仿佛抿过一丝微笑。

 

蔡亚春

打印】    【 关闭